发布时间:2023-05-17 15:47
李满盈,1917年出生于陕西省清涧县小岔则村,15岁高小毕业后参加革命。1934年, 参加清涧县游击二支队,参军后当过宣传员,后勤管理员,后调军部教导队学习3个月,分配司令部当参谋。同年,游击二支队升为主力部队,编为陕北红二十八军。
1937年8月,红二十八军编入八路军二0师三五八旅七一六团。9月,开赴山西抗战前线。10月, 该团由宋时轮领导,编入雁北支队,李满盈被任命为-营教导员。不久,宋时轮和邓华支队合并编为八路军第四纵队,后奉命挥戈东进,数月后进入冀东盘山一带,与冀东抗日联军在遵化县铁厂镇胜利会师。
1938年10月,冀东大暴动失败,东进八路军第四纵队主力准备西撒,决定留下部分干部坚持抗战。在革命处于最残酷、最险恶的低潮期间,李满盈经.上级批准留下来在基层坚持抗战。
1、组建第二地区队
李满盈从陕北一路征战到冀东,经过长期艰苦斗争的锻炼,具有丰富的游击战经验,所以冀东军区于1943年2月在密云县组建第二地区队,任命李满盈为区队长(团职),谭志诚(江西永新人,长征干部)为政治委员。二区队辖三个步兵连,一个侦察排,共计500余人。
后又划进回民队,属二区队领导。
二区队成立时,正是日本侵略军第5次强化治安,抗战进入最艰险、最残酷、最低潮阶段。平原地区大部被敌人“蚕食”控制,只有小块地方武工队搞隐蔽活动,有的地方敌人岗哨密布,汉奸特务横行,根本无法开展革命工作。
成立二区队的目的就是把三河、香河、平谷、顺义、通县5个县大队编为主力部队,便于加强武装斗争,歼灭小股日伪军,剿匪除奸,扩大游击区,开辟基本区,教育和争取更多的人共同抗日。
二区队以三河北部二十里长山为根据地,在李满盈的指挥下,时聚时散,声东击西,扰得敌人日夜不得安宁。
2、天兴庄突围战
1944年1月19日,二区队第3连在李满盈率领下进驻齐心庄以北的天兴庄宿营,突然遭夏垫日伪军包围。战斗从早晨6点开始,日伪军不断向二区队发动猛烈进攻,均被打退。久攻不下,周边前来增援的敌人越来越多,李满盈沉着应战,告诉部队要依靠有力地形,以最小损失换取敌人最大伤亡,坚持到天亮,充分发挥我军夜战的优势,再强行突围。为了减少老百姓的损失,八路军多次在村边与日伪军进行刺刀见红的肉搏战,硬是没让一个敌人进入村子。当晚入夜后,二区队突出重围。
这场战斗,是二区队与夏垫敌人首次交锋,二区队以1个连兵力与多于我几倍之放进行激战。据天兴庄老一辈人回忆,头一次见到八路军这么英勇不怕死,在村西北洼子地大坑附近,被二区队打死的敌人尸体,像地里捆好的麦个子似的躺满一地。敌人不敢前来收尸,怕再一次中八路军埋伏,臭了好长时间才掩埋。战后,二区队受到冀东军区的通令嘉奖。
3、立庄子反击战
1944年2月6日,二区队再一次来天兴庄宿营。傍晚,得到情报,夏垫据点日军守备队长同口率敌数百人准备翌日来大康庄和立庄子清乡扫荡。李满盈获悉后,连夜研究作战方案,将兵力按扇子面形状布防在马庄、天兴庄和立庄子迎击敌人。天兴庄居中为指挥所,由1连驻守;2连扼守西面的立庄子为前沿阵地,何臣指挥回民
队扼守东面的马庄村,阻击来自三河、马坊方向的增授之敌。
李满盈命令部队在这3个村外密布岗哨,外来人员只准进不准出,封锁消息,以防坏人告密。与此同时,动员老百姓一同参战, 不许点燃灯笼火把,群众摸黑帮助二区队在自家院墙上掏射击孔,准备狠狠地教训敌人一番。
第二天早上八点左右,当不可一世的日伪军大摇大摆地走进立庄子村头的时候,二区队的步枪和手榴弹一齐向敌人开火,把毫无准备的敌人打得晕头转向,抱头鼠窜,纷纷向后溃退。同口慌忙向三河、马坊守敌请求增援。一个时辰后, 约300余名敌人乘汽车火速赶到, 企图包抄二区队,将其一举歼灭,遭到回民队顽强阻击。
午后4时,战斗异常激烈,由何臣指挥的回民队,骁勇善战,在遭三河日军小炮猛烈轰击下,仍岿然不动,继续阻击敌人的疯狂进攻,将三河、马坊前来增援之敌牢牢地阻击在外线,始终无法靠近主战场立庄子村前。
夏垫敌人依仗援兵到达,从立庄子村东南包抄过去,向2连发起攻击,李满盈当即命令驻天兴庄的1连一部杀出村外,从右翼向敌人冲杀过去,配和2连,迅速打退了敌人的进攻。夏垫敌人遭二区队夹击后,兵力损失大半,失去了战斗力,被迫向南溃退。三河、马坊增援敌人为保存自己实力,眼看天色已晚,纷纷撤出阵地。
向口队长帝领残兵败将向南溃退时,被二区队追击2华里,钢盔丢落在地,皮鞋跑掉1支,狼狈不堪,这个双手沾满中国人民鲜血的魔鬼,一向鄙视地认为二区队不堪一击,今日遭二区队重创如当头一棒,怕再一次领教八路军的“铁拳头”,龟缩在夏垫据点内很
长时间不 敢北上清乡、扫荡。
立庄子反击战,共打死打敌人70余名,缴获长短枪60余支。大灭了敌人的威风,鼓舞了附近人民抗战的信心。记得小时候,谁家有红白喜事,请一位瘸子艺人前来助兴说快板,词句就是根据立庄子战斗编写的:李满盈的部队真英雄,勇敢杀敌打冲锋,杀得东洋鬼子丢盔又落甲,气得同口队长哇哇乱叫肝火升......
4、乔官屯伏击战
1944年6月28日,由李满盈率领二区队2个连和十三团一部,在岳各庄突围转移后,获悉高楼日军的两辆汽车途经乔官屯去夏垫据点慰问。李满盈率队奔向乔官屯,迅速布署兵力伏击敌人。
上午八时,这两辆汽车在日军武装护送下进入二区队伏击圈。战士们从路旁麦地一跃而起,机枪、步枪一齐向敌人开火,车上敌人被突如其来的袭击弄得晕头转向,措手不及,毫无反抗之力。二区队仅用15分钟结束战斗,击毙车上日伪军30余人,生俘“圣战”慰问团男女演员5名,缴获机关枪l挺,掷弹简1个,长短枪20余支,另一辆汽车见势不妙调头便跑,侥幸逃脱。
高楼守敌闻讯后,迅速调集周边敌人乘汽车火速赶来追击二区队。
李满盈在撤退中,左胸中弹,身负重伤。负伤后,李满盈开始在怀柔大叫洼、顺义焦庄户治疗,后转移至齐连庄和大曹庄(两村现属顺义)养伤。齐连庄和大曹庄距敌人重要据点杨各庄只有八里路,由于当地群众守口如瓶,像亲人似的保护他,始终未被故人发觉,直至伤势痊愈。
5、官庄突围战
1944年12月28日,日军第六十三师团主力和伪满第五军区共拼凑日伪军1万余人,从北平、承德、天津、唐山等地奔袭平谷以西、三河东北部山区革命根据地首脑机关。冀热辽指挥机关和主力部队事先得知敌人合围的消息,连夜分五路向外线转移,使合围的敌人扑空。李满盈事先不了解情况,上级也无法通知他。
天刚亮,李满盈得到报告,敌人正在对这一地区进行拉网式的大合围,他马上集合约150余人的队伍,迅速向南转移。当部队来到云峰寺村南时,迎面“跑反”的群众说,前面圪塔头村和公路上有大批日伪军开过来,于是,李满盈指挥部队避开敌人的锋芒,调头向西北方向转移。行至杨桥村头时,“跑反” 的群众说,前面潘各庄村外有大批日伪军在集结。就这样,李满盈在群众的举报和支持下三番五次改变突围路线。最后决定向西张各庄方向突围。
他分析:敌人布下方圆几十里的大合围圈,必然是远距离调动部队,一定人生地不熟,疲劳不堪。而且,敌人之间配合不会默契,肯定会产生脱节和漏洞现象。他坚信自己带的队伍,是共产党领导下的深受人民群众相护的八路军,有老百姓的支持,一定会从敌人鼻子底
下突围出去。
突围中,李满盈时刻牢记中国一句名言:小不忍则乱大谋。现在敌强我弱,应避其锋芒,如遇上敌人,只要他们不先开第一枪,我方绝不主动开火。
当突围部队越过张马公路(张各庄至马坊),从远处遥望双营村南小山头时,发现山下同样有敌人在运动。情况万分危急,突围希望很渺茫。这时,有的干部急躁,主张向南打,突向二十里长山以南地区。李满盈坚决不同意这样蛮干,如和敌人交火很可能被日军歼灭。最后决定从双营村南的条小河沟向东面突围。
当部队来到双营村南的小河沟时,发现西南方向小山头上的敌人摇晃太阳旗,在与我军联系。这表明敌人还未弄清楚我方是八路军还是伪军。就在敌人产生错觉的一刹那,李满盈当机立断,命令部队跑步前进,冲向小河沟底,以神速动作突出敌人的层层包围圈。
解放战争中,李满盈率领十六团,在解放顺义、香河、炮轰通州发电厂、攻打西集、杨各庄、夏垫、大厂等城镇诸多战役中,专打苦仗、硬仗,成为冀东一支英雄的部队。
(本文取材于十六团团史和曾为李满盈房东、天兴庄村的杜文华老人的口述。)
Copyright © 2021网站内容及版权归属方为河北省三河市博物馆所有,网站涉及内容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及其他途径。
馆址:廊坊市三河市文化中心A座冀ICP备2022006614号-1友情链接
浏览建议:火狐 谷歌 360浏览器 最佳分辨率 (1920*1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