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ued On : 2023-05-17 11:25
纪心泉,又名湛然,1919年出生,文安县城内四村人,抗日战争胜利后从联合县制恢复单建县制后,中共三河县委第一任书记。
纪心泉幼年丧父,家计艰难,哥哥姐姐外出谋生,母亲帮人做针线活,懂事的他经常帮母亲打野菜、拾柴禾,母子相依为命。尽管吃糠咽菜,生活困苦,但母亲仍设法供他读书。1935年,纪心泉从三村小学毕业后考入保定培德中学,在学校接触到抗日救国思想。"七•七事变"后,他毅然退学回乡,参加革命工作,任文安县抗日救亡会青年干事。1938年,纪心泉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任中共文安县第四区委会青年委员,同年8月入"抗大二分校"学习,1940年又到中共中央北方局党校学习。在这期间,纪心泉如饥似渴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以及军事知识,迅速成长起来,毕业后分配到冀热察党委机关警卫连任连长。
1942年9月,为扩大抗日根据地,冀东第一地委决定开辟平、津、唐腹地,成立了一个由15人组成的统战组织——香(河)武(清)宝(坻)工作团。为了便于在社会上公开活动,工作团由国民党党员匡达任团长,纪心泉任副团长。此时,正值日军推行第五次"强化治安",向冀东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扫荡,对香武宝地区的抗日人员进行反复搜捕,工作团只能以隐蔽方式进行工作。纪心泉扮作卖文具的小贩,走村串乡联系同志,或到敌据点门前摆摊侦察敌情。后来,由于敌人的重重分割、封锁,工作团与地委、县委(工作团受蓟宝三联合县委直接领导)失去了联系,处境异常险恶。团员中有的被捕牺牲,有的投敌,团长匡达弃职而去,到1943年春,工作团只剩下8人。在此情况下,纪心泉以坚定的革命信念,置生死于度外,始终保持革命乐观精神。他组织团员学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以鼓舞斗志,坚定胜利信心,并结合实际研究斗争策略,提高斗争水平,以达到消灭敌人、保存自己的目的。在他的领导下,工作团不但没有被敌人摧垮,而且很好地坚持了下来,建立了基点村,培养了一批堡垒户,争取了一些包括伪警察局长、伪军小队长在内的伪军政人员向我方靠拢。同年秋,中共冀东第一地委与工作团取得了联系,对纪心泉能够在险恶环境中独立坚持斗争并不断开拓阵地给予了充分肯定。
1943年10月,纪心泉调任中共平(谷)三(河)蓟(县)联合县县委委员、路南地区(即原通唐公路现102国道以南地区)武工队主任兼回民队教导员。路南地区处于蓟县、宝坻、香河、通县、三河5个县的交错部位,被敌人视为平、津重要枢纽。区内据点林立,敌武装力量不下数千人,而路南的抗日干部和回民队战士只有几十人。为完成上级交给的"巩固路北、恢复路南、开辟新区、打开局面"的任务,纪心泉到职后,从实际出发,狠抓了三个方面工作:一是科学部署武装斗争。在充分发动、团结各阶层人士,领导地方干部和回民队开展游击战的基础上,密切配合十四军分区地方主力一、二区队协同作战,使路南区、路北区成为共同打击敌人的战场。二是持续不断地给敌特组织以毁灭性地打击,使日军耳目失灵。第三,在路南区及其四周建立了情报网,设有情报收集站和中转站,做到敌动我知,能打则打,打不赢就走。通过武装斗争、锄奸斗争和情报工作的有机结合,争得了对敌斗争的主动权,很快赢得了刘家河、天兴庄、马庄子等战斗的重大胜利,消灭了大量日伪军。仅用9个月时间,便巩固了路北、恢复了路南,开辟了香河北部、通县东部和南部新区,使根据地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受到地委的表扬。
1944年秋,上级党委决定以三河路南地区为基础,建立三(河)通(县)香(河)联合县,先后任命纪心泉为三通香联合县办事处主任、工委书记、县委书记。就在这一年秋季,纪心泉带领三通香支队攻打大厂据点时,率先冲杀,不幸身负重伤。限于当时条件,未能及时妥善治疗,肺部残留弹片,造成血胸肋膜炎。但他坚持不下战场,躺在担架上指挥作战达两个月之久。
1946年1月,由于形势的变化,冀东地区撤销各联合县,恢复单建县制,任命纪心泉为中共三河县委书记。当时由于国共双方签订了停战协定,处于短暂的和平环境,既要恢复生产,同时又要做好迎击国民党军进攻解放区的各项准备,工作异常繁忙。自从上次负伤后,纪心泉一直体弱多病,但他不顾伤病交加的痛苦,除去开会以外,从不坐机关,总是深入各区和广大农村宣传发动群众,把上级交给的任务件件落到实处。在土地改革运动中,由于他掌握政策稳妥,宣传发动群众广泛、深入,使运动得以健康开展。纪心泉生活朴素,平易近人,被群众誉为没有官架子的好书记。
1946年9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冀东解放区,我军主力部队实行战略转移,纪心泉率领地方干部武装留守本地区,开展游击战,坚持斗争。本县妇联主任杨晓峰是他的爱人,夫妻俩经常你东我西。有一次相逢,纪心泉诙谐地说:"对不起,一打起仗来就把你忘了。"杨晓峰说:"我喜欢你这个优点,打起仗来挂念老婆,就会成为怕死鬼。"1947年12月,纪心泉调任冀东军区后司兵站部政治委员,负责修建公路、桥梁,供应部队给养,运送伤员和武器弹药等支援前线的工作。繁重的战时后勤工作,使他伤病的身躯虚弱到连骑马都有困难。但他以顽强的毅力,坚持每天骑着小毛驴奔波在下属各分站进行实地检查、现场指挥,为支援平津战役和辽沈战役中的锦州战役做了大量工作。
建国以后,纪心泉历任中共唐山市委副秘书长、工商局长、财委副主任,河北省商业厅副厅长、工商局长、财委副主任等职,并被选为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委员。"文化大革命"期间,他遭迫害达8年之久,导致病情逐渐恶化,医治无效,于1974年11月8日含冤病逝。粉碎"四人帮"后,经拨乱反正,中共河北省委于1981年10月15日为纪心泉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悼词中称他是"忠诚的无产阶级战士"。
注:1933年9月底,中共三河中心县委在驻马庄(今属北京市顺义区)成立,刘靖任书记。1934年5月,因叛徒出卖,中共三河中心县委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破坏,至1946年1月前中共未在三河县单独建县委。
Copyright © 2021 The content and copyright of the website are owned by Sanhe Museum of Hebei Province. The content involved in the website is for learning reference only and is prohibited for commercial and other means.
Address: Block A, Sanhe Cultural Center, Langfang CityJ ICP B No. 2022006614-1Friendship link
Browsing advice: Firefox Google 360 Browser best resolution (1920*1080)